柳北區出臺《柳北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村社區基層治理“十個一”服務工作指導》,加強基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廣泛搭建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平臺載體,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聚焦組織建設,共畫“同心圓”。柳北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納入黨組織工作計劃。組織城區鎮、街道成立以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機構,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社區(村)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社區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通過黨委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宣講報告會等,推動社區各族干部、黨員、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聚焦宣傳陣地,共譜“和諧曲”。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全體黨員全面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整合村級“農家書屋”、鄉鎮“紅色驛站”、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微黨校”平臺等資源,用好15個基層宣教示范點。充分利用轄區各類宣傳陣地,通過張貼海報、電子屏滾動播放民族政策宣傳標語、發放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資料、舉辦民族知識競賽等;用好全媒體手段,打造“石榴紅數字閱讀墻”,做到宣傳教育日常化、經常化。根據各傳統節日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內涵和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廣西三月三”、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舉辦“廣西三月三”、“柳州笙超”民族文化宣傳活動,通過民族歌舞演出、民族手工藝品制作展示以及民族特色小吃展示等,努力營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良好氛圍,促進各民族文化交融。
聚焦民生服務,共植“幸福樹”。構建“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五位一體縱向紅色網格治理鏈條,引導各族居民融入社區生活。網格員精準摸排轄區各族居民詳細信息,為轄區各民族居民提供就業咨詢、子女教育、民政救助、扶貧幫困、社會保障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建設一站式就業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業創業基地”,開展勞動保障監察日常巡查,實現就業政策和崗位信息直達服務。
聚焦平臺搭建,共搭“連心橋”。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區聯合黨委、黨建聯盟等平臺,與轄區企事業單位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共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促成資源共享、亮點同創、優勢互補、工作互動,形成互相交流、密切配合、并肩作戰、平安共創的格局。白沙社區黨委依托柳北區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等資源,打造社區“青創平臺”,為800余名各族居民開展烹調培訓、月嫂培訓、手工拼布培訓等15期,提升就業創業能力;聯動物業商戶資源促就業,協調就業平臺、物業和商戶聯合開展就業培訓,推動170名各族人員、退役軍人等實現就業,奠定共同富裕堅實基礎;整合商圈資源,針對性推薦各族失業居民到轄區商圈138家店面,從事家政服務、超市、社工站等服務工作,以“家門口”再就業溫暖民心。
聚焦品牌培育,共繪“進步圖”。下一步,柳北將進一步提升“柳北石榴紅”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加快建設互嵌式社區結構和社區環境。以星望社區和白沙社區為行動樣板,實現社區“石榴紅”各族群眾基層服務工作站全覆蓋;以雅儒街道為示范,持續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街道中心為依托、社區站點為補充、專業機構相結合的四級養老服務體系。以鋼城街道為示范,依托柳鋼醫院醫聯體,實現居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心理健康、職業病預防等社區醫療服務。
柳北區出臺《柳北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村社區基層治理“十個一”服務工作指導》,加強基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廣泛搭建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平臺載體,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聚焦組織建設,共畫“同心圓”。柳北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納入黨組織工作計劃。組織城區鎮、街道成立以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機構,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社區(村)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社區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通過黨委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宣講報告會等,推動社區各族干部、黨員、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聚焦宣傳陣地,共譜“和諧曲”。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全體黨員全面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整合村級“農家書屋”、鄉鎮“紅色驛站”、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微黨校”平臺等資源,用好15個基層宣教示范點。充分利用轄區各類宣傳陣地,通過張貼海報、電子屏滾動播放民族政策宣傳標語、發放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資料、舉辦民族知識競賽等;用好全媒體手段,打造“石榴紅數字閱讀墻”,做到宣傳教育日常化、經常化。根據各傳統節日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內涵和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廣西三月三”、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舉辦“廣西三月三”、“柳州笙超”民族文化宣傳活動,通過民族歌舞演出、民族手工藝品制作展示以及民族特色小吃展示等,努力營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良好氛圍,促進各民族文化交融。
聚焦民生服務,共植“幸福樹”。構建“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五位一體縱向紅色網格治理鏈條,引導各族居民融入社區生活。網格員精準摸排轄區各族居民詳細信息,為轄區各民族居民提供就業咨詢、子女教育、民政救助、扶貧幫困、社會保障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建設一站式就業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業創業基地”,開展勞動保障監察日常巡查,實現就業政策和崗位信息直達服務。
聚焦平臺搭建,共搭“連心橋”。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區聯合黨委、黨建聯盟等平臺,與轄區企事業單位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共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促成資源共享、亮點同創、優勢互補、工作互動,形成互相交流、密切配合、并肩作戰、平安共創的格局。白沙社區黨委依托柳北區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等資源,打造社區“青創平臺”,為800余名各族居民開展烹調培訓、月嫂培訓、手工拼布培訓等15期,提升就業創業能力;聯動物業商戶資源促就業,協調就業平臺、物業和商戶聯合開展就業培訓,推動170名各族人員、退役軍人等實現就業,奠定共同富裕堅實基礎;整合商圈資源,針對性推薦各族失業居民到轄區商圈138家店面,從事家政服務、超市、社工站等服務工作,以“家門口”再就業溫暖民心。
聚焦品牌培育,共繪“進步圖”。下一步,柳北將進一步提升“柳北石榴紅”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加快建設互嵌式社區結構和社區環境。以星望社區和白沙社區為行動樣板,實現社區“石榴紅”各族群眾基層服務工作站全覆蓋;以雅儒街道為示范,持續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街道中心為依托、社區站點為補充、專業機構相結合的四級養老服務體系。以鋼城街道為示范,依托柳鋼醫院醫聯體,實現居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心理健康、職業病預防等社區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