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指導思想,落實責任制度
2024年,柳北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糧食節約和反糧食浪費工作。并出臺柳北區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專項工作機制方案,明確各部門工作責任,凝聚部門工作合力,推進柳北區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二、工作進展情況
(一)大力開展餐飲浪費“光盤行動”
1.加強行業管理。推動《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及《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宣貫落實。已到沙塘鎮江灣村和雅儒街道黃村村委周邊餐飲店門店內張貼宣傳海報,宣傳節約糧食,避免鋪張浪費。督促各經營主體在顯著位置張貼放置“宣傳文明節儉消費理念”的宣傳標語,倡導“餐前適量點餐、餐后主動打包”的用餐文化;推廣“小份餐”,推行分餐自助、“公勺公夾”等文明就餐方式,開展“光盤行動”,引導群眾爭當“光盤族”,做到科學理性消費。加強餐飲行業管理,加強對餐飲服務經營者反食品浪費情況監督檢查,根據上級工作要求,統籌做好食品浪費餐飲經營者抽樣調查工作,走訪調查紫荊花酒店、海吃海喝(地王新天地店)等5家餐飲企業,未發現鋪張浪費現象。
2.強化監督執法。柳北區加大對餐飲業的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將反餐飲浪費與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同頻同步開展,對平臺、商家未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的督促立即整改,下達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9份,立案1件。開展“隨機查餐廳”行動,邀請黨代表、熱心群眾、政協委員等開展“隨機查餐廳”活動,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者堅決制止餐飲浪費。截止24年11月20日,市場監管部門食品抽檢量1786批次,達到3批次/千人,食品安全專項評價性抽檢合格率100%。
3.整治外賣食品浪費。對從事外賣的企業按工作要求,督促外賣平臺嚴格落實反食品浪費法有關規定,強化外賣食品浪費日常監管,督促落實外賣平臺主體責任,督促網絡餐飲服務者采取有力措施落實反食品浪費的有關規定,并以顯著方式提示適量點餐。
4.強化公共機構反食品浪費。發揮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帶頭作用,建立了食品采購精準化制度,依據機關人員就餐大數據合理確定采購量,避免食物過度采購造成浪費。實行自助取餐制度,倡導機關人員按需取餐,并安排專人監督,對浪費行為及時提醒。結合反餐飲浪費知識,組織開展校園食品安全相關培訓7場次,同時利用廣西餐安APP及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培訓會,對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反食品浪費培訓,加強對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反對食品浪費培訓,鼓勵學校食堂運用“互聯網+明廚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目前柳北區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分別達到92%、100%,校外供餐單位HACCP或ISO22000管理率達100%。落實學校負責人、教職工陪餐制度,強化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暢通溝通和監督渠道,對食物浪費現象進行監督,抓好光盤行動落實。
(二)持續深化全鏈條糧食節約減損
1.做好機收減損工作。減少機收環節損失是增加糧食產量的重要舉措,為進一步增強廣大機收水稻機收減損意識、引導農民和機手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理念,全面落實糧食作物機收減損關鍵技術措施,提升機手機收減損操作技能,柳北區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水稻機收減損檢測調查方法及要求進行機收損失率實測工作,準確獲取數據,確保柳北區鄉鎮水稻機收損失數據準確、可靠。
2.加強糧油綜合利用及高效轉化技術研究。指導轄區企業大富氏糧油公司開展糧油綜合利用技術研發,探索更加高效、環保、節能的加工技術,減少加工環節的損失和浪費。研究稻殼、米糠、麩皮等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技術,開發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產品,提高糧食加工出品率。
(三)加強宣傳,強化教育引導
1.加大宣傳力度。結合“食品安全宣傳周”、“全民營養周”等主題宣傳日,組織區疾控中心、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利用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張貼標語、制作宣傳展板、免費義診咨詢等宣傳形式開展糧食節約、反食品浪費、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知識宣傳,營造良好宣傳氛圍。2024年,微信號公眾號發布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宣傳稿件17篇,懸掛標語橫幅13條,開展義診咨詢活動26場次。
2.強化青少年教育學習。一是組織全區中小學、幼兒
園負責人及教師深入學習《“青春守護中國糧”全國青少年節約糧食行動方案》,明確工作要求與目標。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電子屏等多種渠道,廣泛開展節約糧食的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節約氛圍。二是推出系列青少年節糧教育實踐項目,如“小小糧食觀察員”、“光盤行動挑戰賽”等,增強青少年節約糧食的意識和實踐能力。結合本地實際,設計具有地方特色的節糧教育活動,如組織參觀農業基地、糧食加工廠等,讓學生親身體驗糧食的來之不易。三是推動節約糧食成為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生活的重要內容,定期開展節約糧食主題團日、隊日活動。深化推廣實施“節約章”、“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鼓勵學生通過實際行動爭取榮譽。組織節糧志愿服務團隊,走進社區、家庭,開展節約糧食的宣傳和實踐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四是加強勞動教育與創新教育,將勞動教育作為節約糧食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種植、收割等農事活動,感受勞動的艱辛和糧食的珍貴。創新教育形式,如采用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互動方式,使節約糧食教育更加生動有趣。豐富活動載體,利用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工具,發布節約糧食的小知識、小故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交流。
4.加強家風建設。一是著力加強新型婚育文化宣傳。在鄉鎮開展“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宣傳活動”,扎實開展“文明新風進萬家”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紅白事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的作用,以“志愿服務+勸導”的形式,引導群眾自覺反對餐飲浪費、鋪張奢侈,抵制大操大辦、高額彩禮、厚葬薄養、封建迷信、不文明祭掃等不良習俗,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形成“婚事新辦、喪事儉辦、喜事簡辦”的新風尚,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3月6日,在北站路小游園開展“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宣傳活動,著力加強新型婚育文化宣傳;8月10日聯合民政局、廣西萬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等單位在濱江西中央公園·大地之光(下沉廣場)舉辦“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文化活動暨“柳北喜事”公益集體婚禮,讓新人在簡約而又不失浪漫的婚禮儀式中感受人生角色的轉變,引導廣大青年朋友樹立積極健康的婚姻價值觀和婚慶消費觀,讓婚姻回歸愛的本質;8月9日及11月1日,分別在白露工業園及保利大江郡招聘會上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倡導婚事新辦、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二是結合節假日,依托婦女兒童之家等平臺開展“桂姐姐”宣講以及插秧割稻比賽等農事活動。截止至目前,共開展“桂姐姐”宣講265場,總受眾4905人。除此之外,5月27日在大仙村富硒米種植示范基地開展巾幗插秧擂臺賽活動,進一步弘揚了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挖掘中國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并引導家庭樹立勤儉持家的家風,自覺養成節約美德,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三是利用“柳北婦女”微信公眾號,發表“興糧節糧 從我做起”倡議書,充分發揮廣大婦女和家庭的獨特作用,引導公眾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形成興糧節糧的社會風尚。
四是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柳北區婚姻登記處在重要節假日開展特色頒證服務,引導新人們感悟銘記婚姻締結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倡導健康文明、簡約適度的婚俗文化,弘揚文明新風。大力宣傳引導深入人心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開展婚前小課堂,“家風家訓”“婚育新風”向登記的新人發放婚俗改革倡議書、開展文明婚俗問卷調查等活動,對婚俗改革進行持續宣傳。
5.加強示范引領。按照上級要求將反食品浪費納入2024年文明旅游示范單位、旅游民宿評定等工作過程。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水稻機收需要農民操作技能較高的人才。目前,柳北區的主要青壯年人群都外出務工,在實際生產中以中老年群體為主,一些農民對新機械操作技術掌握不夠,影響了水稻機收質量和效率。二是水稻機械收割機對地形條件的要求較高。我區的水田主要以丘陵地貌為主。據不完全統計,我區現有永久基本農田4.68萬畝,已開展土地平整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是2.82萬元,尚有1.86萬畝沒有進行項目建設,土地零碎、平整度低,耕地機械作業受地形影響很大,機械收割機的效率和質量下降,制約了農民進行機械收割的范圍。
三是宣傳力度有限,內容不夠新穎,需要深入加大宣傳力度,讓節約糧食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部分人員意識不足,仍有部分機關人員存在浪費糧食現象,節約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宣傳教育效果未完全覆蓋。
四、下一步計劃
一是強化農民技術培訓。重點圍繞新機具、新技能和推廣農機+農藝的技術培訓,提升農民操作機械和掌握新農藝的技術能力,減少因操作不當引起的機械作業損失。二是繼續加強和宣傳安全生產。積極聯合執法活動部門開展農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傳活動,將堅持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完善糧食節約減損調查評估等制度,加強宣傳教育和執法監督,推動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工作在全社會各領域落地落實,取得更大的成效。
柳北區發展和改革局
2024年11月22日